整理:张法元(山东潍坊昌乐县营丘镇高家楼村卫生室) 孙健 吴灿
图片
冯世纶解释在修改学生整理的著作
鼻炎是一种常见病,多发病,更是一种疑难病,中医称为鼻窒。临床上西医多无有用调停,经方调停鼻炎,先辨六经,继辨方证,求得方证对应,经常赢得相比得志的效能。
翟某,男,41岁。
2018年7月5日初诊:鼻炎1个多月,咽炎,流鼻涕,咽疼,汗出多,恶寒,冷汗,口干想饮,二便调。苔白腻,脉细弦。
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病
辨方证为桂枝龙骨牡蛎合半夏厚朴加桔汤证:
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 姜半夏30g
桔梗10g 厚朴10g 茯苓12g 苏子10g
自备生姜3片,大枣4枚,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按:流清涕、恶寒,辨为太阳表证;咽疼、汗出多、冷汗、口干想饮,为阳明证;流清涕、苔白腻,为太阴证,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。辨方证为桂枝龙骨牡蛎汤合半夏厚朴加桔汤证,桂枝甘草解太阳之表,龙骨牡蛎清阳明之热,因无身疼去白芍,半夏厚朴汤降逆逐饮,加桔梗利咽排痰。
二诊2018年7月14日:咽疼已,恶寒已,汗出减,流涕少,口干。苔白腻,脉细。
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
辨方证为桂甘龙牡合半夏厚朴加桔汤证:
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 姜半夏30g
厚朴10g 桔梗10g 茯苓12g 苏子10g
自备生姜3片,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按:汗出多,恶寒已,表证消弱;诚然汗出减流涕少,可是仍然有汗出流涕,是以表证仍然存在;口干想饮为有热,探讨阳明;苔白腻为有太阴。辨方证为桂甘龙骨牡蛎合半夏厚朴加桔汤证。
三诊2019年1月20日:昨日发热38.2°C,当天不烧,咽痛甚,头痛,恶心,口干甚,当天晨起汗出,身冷,偶咳,大便偏干日1行,量少。苔白,脉细弦。
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合病
辨方证为小柴胡加桔膏术汤证:
柴胡24g 黄芩10g 姜半夏30g 党参10g
炙甘草6g桔梗10g 生石膏45g 生白术30g
自备生姜3片,大枣4枚,3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四诊2019年1月24日:烧已,咽痛减,咳吐白痰,汗出不显着,恶寒轻,口干,大便偏干日1行,鼻下红或疹,尿不尽,起夜1次。苔白,脉细。
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
辨方证为半夏散合半夏厚朴加桔薏术汤证:
姜半夏30g 炙甘草6g 桂枝10g 厚朴10g
桔梗10g 苏子10g 生薏苡仁30g生白术30g
自备生姜3片,7剂,煎吃法同前。
五诊2019年2月7日:鼻塞重,流黄白涕,咯黄痰,怕冷,口干,汗出未几,大便少,小便如常,眠差。苔白,脉细弦。
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
辨方证为大青龙减麻黄加桔薏酱术汤证:
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6g
桔梗10g 生薏苡仁30g 败酱草18g 生白术18g
生石膏45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,7剂,煎吃法同前。
按:第三、四、五诊为“外感”,但弗成字据病因论治,而是字据症状反映。第三诊为三阳合病治从少阳,第四诊症状改善,少阳证已,死去小柴胡汤;阳明证消弱,仅仅有口干,鼻下红或疹,是以去石膏,改为生薏苡仁清热利湿;咳吐白痰,苔白,当为有饮,合适半夏厚朴汤方证;大便偏干乍看似阳明,但聚首咳吐白痰、苔白,属津虚大便不畅,故用生白术健脾生津以通大便。
当鼻炎遇上“外感”,就像是龙归大海,老纰谬又回到了原点,第五诊鼻炎症状发达显着,鼻塞重、流黄白涕、怕冷,属于太阳表证;口干、咯黄痰、属于阳明;黄白涕,苔白、脉细弦,属太阴,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,辨方证为大青龙减麻黄加桔薏酱汤证,终了对疾病的精确打击,故恶疾很快得愈。
六诊2019年5月4日:鼻塞流涕显着好转。现右足趾肿痛胀,流脓(擦药后消弱),走路则足趾难受显着,口干,汗出未几,畏寒,尿频,夜尿1次,恶寒,大便普通。苔白,脉细。
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
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去麻黄加己薏枣汤证:
桂枝10g 白芍10g 知母12g 炙甘草6g
生白术15g 生薏仁30g 防己10g 防风10g
黑顺片18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
6剂,煎吃法同前。
七诊2019年5月15日:足肿痛减,伤风后鼻塞,流涕少,喉中有痰,恶寒,大便溏日1-2行,口干欲饮。苔白,脉细弦。
辨六经为太阳太阴合病
辨方证为桂枝汤合半夏厚朴加杏芷汤证:
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姜半夏30g
厚朴10g 茯苓12g 苏子10g 杏仁10g
桔梗10g 白芷10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
7剂,煎吃法同前。
八诊2019年5月22日:伤风已,右趾肿痛、流肿轻,尿频已,每天上昼大便溏1-2行,口干,鼻干,欲饮水。苔白,脉细弦。
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
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加己薏枣汤方证:
麻黄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知母12g
炙甘草6g 防风10g 防己10g 生白术12g
生薏苡仁30g 白附片18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
7剂,煎吃法同前。
九诊2019年5月29日:右趾疼已,仍肿,近鼻塞显着,流涕多,汗出未几,恶寒,大便日1行。苔白腻,脉细弦。
辨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
辨方证为大青龙减麻黄加桔薏酱豆归汤证:
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6g
桔梗10g 生薏苡仁30g 败酱草18g 生白术18g
生石膏45g 赤小豆15g 当归10 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
7剂,煎吃法,同前。
按:第六诊主若是调停足趾痛,字据无热恶寒,苔白脉细探讨是在表的阴证,可是局部肿胀难受显着,口干,依然探讨有阳明证。第七诊在调停足趾难受时分,患者新患“伤风”同期调停。第八诊“伤风”已,尿频已,可是出现了大便溏,口干,欲饮水,鼻干,是以加防己、薏苡仁,加强利湿清热之功。第九诊足趾难受已,仍肿,可是出现了鼻塞显着,流涕多,汗出等表阳证的发达,于是方从法出,法随证立,出现了大青龙减麻黄汤方证。
临证体会:
临床中常遭逢桂枝龙骨牡蛎汤与大青龙减麻黄汤方证,两者均为太阳阳明合病,可是临床利用却不尽疏导。前者顺应证是桂枝汤证出现烦惊不安之龙骨牡蛎药证,桂枝汤为表虚证,龙骨牡蛎是强壮的拘谨药。
后者为大青龙汤减麻黄用量,严格来说,减少麻黄用量已非大青龙汤意,但为了抒发浅显,仍冠于大青龙汤。
胡老慧眼识珠,合计大青龙汤乃麻黄汤与越婢汤之合方,为发水气之重剂,解表清热,若表证轻时,可减麻黄用量,此乃活用经方。前者表虚,后者表实;前者龙牡强壮拘谨,后者生石膏味辛微寒以清热;后者可发在表之水气,前者却无此功效,若兼水饮者,常加苓术夏,两者分离一目了然。
临床疾病犬牙相错,就单论鼻炎之病无法进行六经包摄,更莫得专病专方这一说了。本案字据症状反映,先辨六经,继辨方证,先后出现九个不同样的方证。由此可见,练习掌持方证的困难性!学习此案,对关系方证又有了更深一步的意志,细小之间见功夫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工作,扫数推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推行,请点击举报。